告诉孩子:他的能力有局限
情景:4岁多的皮皮最喜欢看隔壁7岁的小哥哥打乒乓了,常常看得目不转睛。于是,皮皮妈妈也给他买了球拍和小球,鼓励他学。可皮皮怎么也打不到自己扔起来的球,试了很多次也无法成功。
点评:让孩子做自己实际能力还达不到的事情,他们所得到沮丧和失败的可能性会更大。这个案例首先的问题在于,父母不仅要了解孩子的能力范围,同时还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父母既要鼓励孩子“开始”,也要知道何时帮助孩子“停止”,尤其不要因为看见别的孩子会什么,就要求自己的孩子学。父母尤其是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跟那些年龄比他大的孩子做比较。
提示:在让孩子学习一项新技能时,父母需要做的不仅仅只是示范,最好还要陪孩子多“练”一会,不要一下子就让孩子接受挑战。例如,如果孩子很想学打乒乓,父母可以把着孩子的手,让孩子体验一下打准球的感受,直到孩子能够独立做到再放手。
告诉孩子:成功在每个步骤中
情景:焱焱开始学写自己的名字“王焱”,但让他沮丧的是,每次写到下面两个“火”的时候他就会犯晕,不知该把那四个点儿、两个撇、两个捺怎样安装才好,直到最后整张纸上都写满了“王※”,焱焱也因此一脸不高兴。
点评:不妨将一个对孩子来说较难完成的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不能完美地完成任务而感到失败了。其实,不一定只有失败才能鼓励人坚持不懈。当孩子在完成一个小步骤后,获得的成就感能让孩子充满自信。
提示:例如孩子正在学习自己穿鞋、系鞋带,当他把脚放进运动鞋里,整理好鞋的“舌头”和鞋带,还没有开始系的时候,父母就该立即给他一个祝贺:“呀,真棒!你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加油!接下来把鞋带整理好,拉紧,现在就可以开始系了。”通常情况下,当孩子听到这样的鼓励,一定会高兴地做接下来的步骤。
告诉孩子:努力是成功的前提
情景:蓉蓉想学习洗手帕,可是她练习了很长时间,手帕上的那块小黑点仍没有褪去,让她感到心烦。她满脸愁容地问妈妈:“我为什么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点评:当孩子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或者是努力做一些并不太得要领的事情时,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做这件事的意义和过程,而不要引导他们只重视结果,更不要用结果好坏去评论甚至苛责孩子。不妨告诉孩子,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用心去努力,努力才是成功的前提。
提示:如果遇到蓉蓉这样的问题,妈妈可以这样为蓉蓉开解:“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练习把事情做好。现在你能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分担家务,已经非常棒了!我们慢慢地学习一定会把手帕洗干净的。”鼓励会使蓉蓉乐意再次尝试或继续更耐心地学习。
告诉孩子:每个人有自己的优势
情景:“我为什么不能像强强那样拍球拍得那么好?”“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小雪那样,也会骑自行车!”“我很想和伟伟一样……”佳佳总是在羡慕别的小伙伴,希望小伙伴们的一切本领自己也都会。
点评:要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听任他一味羡慕别人,竭力追赶别人。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努力,坚持成功。
提示:对于佳佳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以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告诉他:虽然爸爸不会弹钢琴也不会打网球,可是爸爸会滑冰还会修自行车。
当孩子意识到父母除了很多“会”和“能”外,也有很多“不会”时,他就会比较容易接受自己还有很多“不会”,这样就不会因为挫败而感到沮丧了。
四五岁的孩子,正处在不断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他们也特别想显示出自己的能力来。但是在这个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会因为遭受各种挫折而产生沮丧情绪。此时,该如何帮助孩子保持自信从而学会坚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