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总是出其不意地考验着妈妈们的耐心极限。尽管不停有人会安慰到处“救火”疲于奔命的捣蛋鬼的妈妈说:“调皮的孩子聪明呀!”除了这句轻描淡写的安慰,可怜的妈妈们实在需要更强大的心理支持——是的,会捣蛋的孩子其实是很了不起的!
【捣蛋大投诉】
鹿溪妈妈的投诉:
4岁半的鹿溪在妈妈眼里简直就是“以捣蛋为己任,以不捣蛋为失职”的典型代表。
捣蛋行径一:把妈妈的香水加在爸爸的红酒里。可怜的爸爸喝了一口之后,脸都绿了。鹿溪却很无辜地分辨说:“香的呀!香的呀!”
捣蛋行径二:只要还没拆封的包装,一旦被她发现,立刻会遭遇“毒手”。结果有一天把爷爷准备送人的很高级的茶叶全部拆开,撒了一地。爷爷心疼得胡子直抖。
捣蛋行径三:妈妈一转身的工夫,浴室里的卷筒纸就被她全部抽了出来。妈妈回到浴室,就看到一个光屁股的小孩在仿若白雪般的世界里哈哈笑。
创创妈妈的投诉:
5岁的创创做的很多事情都让妈妈直叫:“真格吃不消了!”
捣蛋行径一:家里所有的墙壁上都是他的“墨宝”。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喜欢画在纸上,就喜欢在墙上涂鸦,屡教不改,大家也都拿他没办法。
捣蛋行径二:创创最喜欢呼朋唤友,经常把小朋友叫到家里来玩。有一天,外婆在做饭,听听没动静,结果推开主卧的门一看,创创带着三个小朋友竟然穿着鞋子在床上跳!
捣蛋行径三:创创的玩具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小汽车、小飞机什么的,只要一到他手上,立刻就被拆得七零八落了。
捣蛋行径四:直接从5级高的台阶上跳下来,意犹未尽之后挑战7级台阶,结果就在妈妈转头和别人说一句话的工夫,摔了!手臂骨折!光荣负伤的他竟然还抽空鼓励比他小一岁多的邻居家的弟弟说:“跳呀!你倒是跳呀!”妈妈气得都要晕过去了。
【捣蛋有道理】
好奇心和探索欲支配我去探索世界
这个世界对于我来说充满了新奇,任何在大人眼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需要了解、需要征服的。我会仔细研究每一样能到手的东西,我会去任何一个我感兴趣的地方,我会尝试每一个对我来说有挑战性的事情……“危险”?嗯,这是个新词汇,我好像没有听到过。
我觉得,只有这样做,你们才会注意我
爸爸要加班,妈妈要网购,他们俩对那个小小的电脑好像更感兴趣。虽然爸爸妈妈经常说我是他们最爱的宝贝,可是为什么我就感觉不到呢?只有在我做一些“好玩”的事情之后,妈妈他们才会大呼小叫“你怎么又捣蛋啦”,然后赶紧奔过来。我要求被关注!我要求被重视!我要求被爱!
不是我想捣蛋,只是我的能力好像还很有限
妈妈很生气,“你怎么又捣蛋了?”好像我又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了!其实我真的是想帮忙,不过看起来我的小手和小脚好像还没发展到我可以自如控制的地步,所以我才会“小错不断,大错经常”。其实真的不是我的错。
那些“标准”对我来说太难理解了
“可以”或者“不可以”,妈妈提供的标准好像总是在变,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我永远搞不清楚。“你怎么又捣蛋啦?”可是,妈妈,这些事情明明在家都可以做的呀,为什么在别人家里就不可以做呢?
我只是喜欢模仿,这也是我学习的一种方式
模仿爸爸妈妈,模仿大一点的哥哥姐姐,模仿电视里看到的情景,虽然稚嫩,虽然总是不到位,虽然有时还“理解错误导致相反结果”,可是,我就这样慢慢长大了。
【捣蛋有意义】
对于低幼年龄的宝宝来说,父母要看到“捣蛋”背后身体机能的发展和进步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捣蛋”行为有很明显的不同。0~3岁的宝宝身体机能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他们会乐此不疲地重复很多在爸爸妈妈看来很捣蛋的行为,比如说乱扔东西、大喊大叫等,其实是他们发现自己可以“这样做”之后的自然行为。父母要看到“捣蛋”行为背后宝宝身体机能的发展和进步,然后适时给与宝宝一定的行为指导,帮助宝宝明白到危险的界限就可以了。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父母要看到“捣蛋”背后“自我”以及各项智能的萌发和强化孩子身上层出不穷的捣蛋行为每每令父母头痛不已,但是会捣蛋的孩子肯定不会比别人差,甚至换个角度想一想,孩子的捣蛋行为背后其实可能包含着很多父母有待去发掘的潜能。比如说,喜欢乱涂乱画的创创可能对画画有很大的兴趣,好动的他的运动机能肯定也不错,乐衷于拆装玩具是基于他空间能力发展的需要,而喜欢做各种尝试的鹿溪非常愿意探究各种各样的事物,她的自然感知能力应该说非常不错,虽然并不能确定说他们长大之后必然会在某些领域有所成就,但至少父母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捣蛋行为有一个相对积极的评估,从而作出恰当的有利孩子身心发展的反应,而不至于被“生气”冲昏头脑,于冲动之下做出粗暴简单的行为。
【治捣蛋有办法】
虽然我们也很愿意给父母们强大的心理支持——会捣蛋的孩子其实是很了不起的!但成天与捣蛋鬼孩子打交道毕竟不是很让人期待的事情,怎么能让这些身心都特别活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改善与父母或者老师的配合度,同时让其珍贵的个性得到尊重并且呵护呢?
父母不妨先自我审视一下
一般来说,控制欲望强烈的“权力型”父母比较容易倾向认定自己家的孩子“很捣蛋”,而事实上孩子的“捣蛋行为”其实是在表达自我的要求,是反抗的一种形式,从而给与父母“很捣蛋”的印象。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妨适当放权,让孩子一定程度上参与到决策中,给孩子一些机会作决定,但是必须要让孩子明白“一旦自己作出了决定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这对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也是很有好处的。
找出“捣蛋”诱因,不同诱因不同对策
就像前文所讲的,孩子捣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父母不要盲目生气,要静心想一想孩子这么做是为什么。
如果是基于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捣蛋行为,父母支持其探索欲的同时,要让孩子明确“规则”和“活动”这两个概念,有规则并不意味着就限制了活动,有充分的活动并不意味着没有规则。比如2岁宝宝喜欢把积木或者串珠一类的东西全撒到地上,而不是总在一板一眼地垒积木或者串珠子,这样的活动会帮助孩子发展空间感和好奇心。但是家长都希望孩子把玩具收好,保持整洁,这是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的规则。探索和规则不矛盾,都可以满足。家长可以让孩子尽情玩,但玩之前和孩子说好,玩好了收起来。如果孩子还不能自觉遵守规则,家长就需要鼓励孩子一起帮忙收起来,并且表扬他的行为,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起这个规则感。对于上面提到的一些例子,比如穿鞋子在床上跳,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做,但是妈妈可以带他去玩跳床(或其他他喜欢的活动),如果孩子坚持这样做,就不能去其他好玩的地方了。
如果是精力特别充沛的孩子,可以帮他安排丰富的活动,引到有益的活动上来。
也有的孩子捣蛋可能只是想引起关注或者感觉自己得不到理解,如果是这样的话,父母一定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无意中忽视了孩子,要给与孩子足够多的亲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