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思维的特点主要是直接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思维的情绪性;抽象逻辑思维到六七岁时才处于萌芽状态。
所谓直接行动思维,就是幼儿的思维活动是跟一定的动作连接在一起的。例如,你问三四岁的孩子,今天妈妈买了几个苹果?孩子会用小手指逐个点数后才回答:买了三个。他们的思维离不开用手指点数的动作。
具体形象思维就是思维活动跟具体形象直接相关。例如,孩子怕打针,一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认为穿白大褂的人都是打针的大夫。
思维的情绪性是指幼儿的思维活动具有鲜明的情绪色彩。例如,孩子看动画片时,当小羊们战胜灰太狼时,孩子会高兴地欢呼、跳起来拍手。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较晚,在成人的引导下,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六七岁的孩子在他们经验所及的范围内,能够根据事物内部的共同特点来概括事物,出现了高级思维形式——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例如,老师请思雨点评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五岁多的思雨说:“我觉得阳阳表现最好,因为她今天做值日生,为小朋友做了好多事,还为花浇水。”因果关系清晰。
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并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呢?
1.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孩子接触的事物越多,积累的感性知识越丰富,概括认识事物会越全面、越准确。例如,带孩子参观理发员、炊事员的劳动,他们就不会再认为凡是穿白大褂的人就是大夫了。
2.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我们曾在五岁班幼儿中进行玩中识字教育,由于掌握了较多的识字量,词汇量也较丰富,在描述“春天”时,有的孩子用了31个句子来描述春天,并且如“万物苏醒”、“春满人间”之类的美词亦不少。语言的发展可使孩子逐步摆脱具体形象的束缚,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3.培养孩子的分类能力。如让孩子把衣服按上衣、裤子、袜子分类放在柜子里;按蔬菜、水果、文具把图片分类放好。经常这样训练,孩子分析、概括能力就提高了。
4.培养孩子的比较能力。例如,鸡和鸭、狼和狗、字母b和d、天和夫等等。通过比较,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更清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表象和本质。
5.培养孩子的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五六岁的孩子,对抽象的事物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是很困难的,家长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例如,让孩子认识兔子有四条腿,在地上走,身上长着皮毛;猫、狗也是四条腿,在地上走,身上长着皮毛,它们都是家庭驯养的,这叫家畜。此时问孩子,那牛、马、羊是哪类动物呢?孩子想了想,回答:也是家畜类的呀。因为它们都是家养的,也有四条腿,在地上走,身上长着皮毛。瞧,孩子已经不受外部表象所影响了,已经能抓住家畜的本质特征来判断了。
6.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智力技能,在生活中处处需要这种能力。例如,孩子要拿放在桌子中间的糖盒,够不着也没有工具,怎么办呢?4岁的孩子围着桌子转了几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桌布往跟前拉,哈!糖盒跟着桌布跑到跟前了!
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不必急于告诉孩子怎么办,而是通过提问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条件,启发孩子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就会大大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