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分娩,产妇经历了一个由女人到母亲的转变,生理、心理及角色等的转变,易使产妇情绪波动而产生心理疾病。产后抑郁就是产后常见的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国外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8%~50%,其中重症抑郁的比例为8%~15%,而国内发生率大概在5.5%到17%左右。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导致婴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性格、行为障碍及家庭关系的不和睦。其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多表现为疲乏、易怒、焦虑、恐怖和抑郁,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有的产妇有思维障碍,迫害妄想、甚至出现伤婴或者自杀行为。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众多的研究认为,可能与内分泌激素的改变、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有关。 内分泌因素: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大脑活动。 遗传因素:遗传物质基础发生病理性改变,如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以及基因突变等均可发挥致病作用。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心理因素:孕期妇女的功能状态,在许多方面处于明显低水平,如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活力,以及由于身体健康问题而引起的功能受损,这些状态一直持续到产褥期,故对孕产期的各种刺激都可能引起心理异常,其中常见的心理应激有非计划妊娠,对妊娠分娩的恐惧、担心婴儿健康、婴儿性别、对母亲角色的不适应等均可造成心理压力,当心理冲突不能解决,可能导致产妇抑郁症的发生。 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丈夫的关心程度、家人对婴儿及产妇的满意度、产妇家庭的和睦程度、经济能力、婆媳关系的和谐程度、产妇自己的工作取向和孩子照管情况)的缺陷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另外,产妇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对其的关心、治疗、指导、随访等也是社会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 既然产后抑郁严重影响产妇的家庭和宝宝,产妇该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以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对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1.培养夫妻平等的特质,彼此尊重、体谅、欣赏其差异性。重建夫妻平等的社会价值观。 2 |
第 1 页 9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
北京月嫂公司|月嫂加盟|月嫂公司|北京月嫂|北京育儿嫂-多邦驿 站全国分站: 北京
订购电话:010-61770761
新妈妈产后应如何养“心”
发布:2011/10/10 来源:多邦驿站 编辑:管理员 查看:687次 本文关键词:产后抑郁
|